孩子自私偏激独立性差:爸爸管得太少

河南教育在线 时间:2014-08-06 13:42:55 来源:大河网
阅读:650 次

张岩滨说,相比那些对自己要求不高的孩子,这类孩子活得太累,因为佼佼者往往就那几个,大多数还是普普通通地过。很想奉劝对自己要求太高的孩子,试着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改变性格缺陷,让自己活得幸福些。

根源

孩子心理问题 90%的原因在家庭

张岩滨说,孩子病了,当家长的需从自身找原因。

一个人的表现跟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而一个人的性格塑造跟父母有直接关系。不健康的性格来源于父母不好的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举动,孩子学得很快,但孩子没有分辨力,好的、不好的都会去学。如孩子从小跟妈妈长大,妈妈太过细腻,点点滴滴都照顾到,怕这怕那,孩子很有可能受妈妈影响,表现为儿童强迫症。

而赵青霞见过一些病例,孩子不断“发病”找事儿,是为了缓和父母之间的矛盾。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孔德荣对孩子得病的原因也从家庭方面做了分析,她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大家庭现在都变成了小家庭,孩子缺乏与外界的交流。

父母感情不和、单亲家庭、离异家庭和家庭成员有不良嗜好等,这些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有数据显示,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患心理疾病的人数比生活在正常家庭中的孩子高3~5倍。而在和睦的家庭中,过度保护和溺爱,漠视孩子的感情需求同样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孔德荣认为,引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90%是家庭因素,另外就是自身性格及过重的升学压力。她一再强调,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是家长的首要任务。

建议

爸爸们无论再忙

也要抽空多陪陪孩子

说到家长,有个现象不得不说一下。进病区转一圈,你不难发现,无论是男患者还是女患者,陪护的90%以上都是妈妈。

张岩滨说,就诊时,孩子大多由父母一起陪同来,一问情况,都是妈妈在回答,而父亲一句都答不上来。一个家庭父亲角色的缺失,也是造成孩子心理问题出现的一个原因。

当然,造成父亲角色缺失的原因,相信不少人能说出来些,那是因为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里,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内,孩子全权交给妈妈带,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是妈妈一手操持,孩子出现问题后,最讨厌见的就是妈妈,“陪伴时间太长,总把长到十七八岁的孩子当小孩,不断唠叨,孩子当然会逆反。”张岩滨说。

在张岩滨看来,将小学一、二、三年级叫低年级,四、五、六年级叫高年级是很有道理的,到了高年级,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妈妈带来的身体关怀,还必须有父亲的参与。因为孩子长大了,爸爸带给孩子的胆量、胸怀、宽容等是妈妈替代不了的,妈妈们该退出时就退出,让出空间给爸爸,“孩子独立性差、自私、性格偏激、不够宽容等,都是爸爸管得太少的缘故。”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