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初出来乍到英国的中国学生来说,扑面而来的无疑是文化冲击。因此,学校经验丰富的老师希望中国学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尽快适应英国。每年第一学期的多数周末,学校都组织孩子去当地小镇或农村,让她们感受英国。这学期学校组织他们去莎士比亚的故乡——位于英格兰中西部的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镇,让她们在皇家莎士比亚剧院观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从中了解英国和它的历史。学校还组织中国学生看橄榄球赛,带她们去爱丁堡艺术馆观看展览……这一切不仅是让她们了解英国,更重要的是在忙碌中度过第一学期,尽量少想家。
缺心理准备,自理能力差
哈索勒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只有10%的中国家长会来英国探望他们的女儿。通常他们在中国只把孩子送上飞机,由学校去机场接,其他事务则委托监护人办理。
在英国寄宿学校,高年级学生通常都住单间或双人间,学生必须学会自己料理生活,虽然校服有专人负责洗,学校还是鼓励学生用公用洗衣机洗自己带来的衣服。学生住处有两个厨房,还有微波炉,学生在校餐之外可以自己煮点儿面条。学校也开课教学生做饭、理财,为今后大学生活做准备。
虽然1/3的学生原本在中国就读于私立寄宿学校,对寄宿有心理准备,但是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依然是个问题。如今已经从寄宿学校毕业在曼彻斯特大学读经济专业的田田(化名):“刚出来的中国学生有的在国内只忙学习,什么都不会,到英国连地址都不带。我叔叔家的女儿来了四个月都不会去银行办理最基本的手续。”
留学生自述:中国学生攀比很严重
国际先驱导报驻伦敦记者马桂花报道 来自河北的田田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留学生了。小时侯,父母很忙,天天总是自己上学,中午在姥姥家吃饭。到了中学,干脆就和姥姥一起住。做生意的父母担心她在国内考不上好大学,让她出国留学,既学英文,又长见识。于是,她14岁就独自留学新加坡,三年后又来到英国。在英国期间,先后在两个寄宿学校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