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再提学区制 此次改革只针对初中

河南教育在线 时间:2014-07-29 15:44:51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阅读:

四年前,郑州市教育局开始推行初中学校学区制方案,56所初中被分别划入10个学区: 市级名校、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肥瘦”搭配,描绘了同一学区学校间资源共享、捆绑发展的美好愿望。

然而现实中效果并不理想。四年后,郑州市教育局重新出台文件,提出“实施学区改革,推进初中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这次的学区制改革能给初中教育带来怎样的未来?

背景

平衡教育资源

郑州四年前实行学区制

孩子小升初,对于所有经历过的家长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怎样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难题?2010年,郑州市教育局提出了学区制概念,最终,郑州市区的84所学校开始“学区制”探索。

当时的郑州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学区制就是按相对就近、优势互补、整体提高的原则,实行老校+新校、强校+弱校、实质合并、优质托管、强校兼并等形式,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每个学区分别以优质带头学校命名,各学校间实行资源、设备共享。其中,最主要的是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

同时,学区内学校要将本校老师的课程资源、校本教研、教科研成果等上传到教学资源库中,在学区内通过“班班通”教学平台实现共享。

措施

同一学区联考 设备师资共享

各学区都制订了各自的实施方案,其中就包括郑州五中学区。

按学区的实施方案,郑州五中学区的教学设施也将共享。在师资方面,7所学校会抽调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名师团队,上示范课。

四年过去了,郑州五中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学区内的学校仍在共享教育教研方面的资源,比如本校有名师讲座、示范课等活动,都会邀请同学区学校参加。

“不过共享图书等教学设备的措施已经没有了,学校距离远,学生借还都不方便,容易丢失。”他说,每月一次的校长联席会议,也在坚持。

除了市里安排的全市统一考试,他说,目前五中学区内的学校,仍统一组织期中考试,统一阅卷。

效果

学校间差距仍在 小升初竞争依旧激烈

今年的小升初大战,和往年一样,竞争惨烈,而这一切,并不符合学区制实行的初衷。

学区制实施之初,郑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就表示,条件成熟时,可实现统一招生。

他认为,随着学区间教育均衡的推进,未来高中学区内有望实现招生一体化,同一学区内划一个分数线;初中招生从“小划片”到“大划片”,学生可通过电脑派位等方式选学校,不过前提是校间没有差距,这也正是努力的方向。

四年时间,这一切构想并没有实现。

改革

重提学区制

学区增加至20个

今年,郑州市教育局重新提起了学区制,和四年前相比,今年最大的不同是这次学区制改革针对初中学校,并设置了20个学区。

新的学区改革,按照“相对就近、共建共享、区域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在市区划分20个学区、组建9个学区共同体。

同时,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由之前的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变为一次,保留之前的校长联席会议,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制度等政策,并强调了帮扶机制,通过传帮带,实现优秀教师资源在学区内共享。

改革政策还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学区发展共同体。

                      (河南教育在线 小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