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具体的改革方式,林乐光表示,水平测试很可能分为ABC等等级折算成高考成绩。达到某个分数段,列为一个等级,学生在这个分数段内不必计较具体分数,对学生来说会是一个解脱。但是按照目前的说法,A级水平的学生也会有一定的限制。通常是前15%到20%的学生是A级学生。出题者也会通过出题来控制A类学生的数量。
林乐光称,在水平考试等级一样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会更加拼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分分必争。学校也加强了语文等科目的学习。比如会增加对对联、古文的理解,要求写作能力加强。
□教师反应
学业水平考试难度将升级
对于会考改革要求“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北京五中高级语文教师徐淳认为,这意味着会考水平将“升格”,难度要提高。会考改革是与“改革招生录取机制”相关联的。会考将成为评价学生标准中的一个要素。比如,英国学校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中,期末考试仅占总成绩的一部分权重,平时课堂回答问题也占部分分值,所有的过程性学习都占一定比例。由于学生平时的学业水平无法统一监控,所以本次改革对会考进行规范,让会考成绩与高考挂钩,成为衡量学生平时过程性学习的小指标。这是从评价机制的根本出发,打破“一考定终身”,从全面动态来评价一个学生。
英语教学将打破年级界限
北京六十五中校长助理蔡雷认为,英语学科的改革将打破年级的界限,对英语学科教学模式产生极大影响。比如,对于一些英语成绩很好的学生来说,可能在高二甚至高一就能达到高考所需的成绩要求,那么这些学生之后的课程需要如何安排是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学生希望提前修大学的英语课程,或是安排其他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学校提供相关的师资及场地和可供选择的课程设置。而对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根据英语考试改革的新规定将突破年级的限制,转化为按照等级划分,由A、B、C……不同等级的教师对相应等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北京现状
北京高中仍文理分科
目前,北京市大部分高中仍采用文理分科。学生进入高二,根据未来专业方向选择学文还是学理,由学校按照文科班和理科班进行随机编班。
2008年,农工党北京市委曾就“取消高中阶段文理分科”进行过一次面向中小学生家长、中小学教师、大学生、中小学校长以及大学老师的问卷调查,在600余位受访者中,约60%的受访者认为,高中文理分科会使学生由于缺乏文理科交叉的综合优势而缺乏创造力,而76.6%的人赞成取消文理分科。
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学生成长
《实施意见》指出,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教育部负责人介绍,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更好地规范评价的内容、程序,确保内容客观真实、程序公开公正。一是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二是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三是各省(区、市)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实施。2014年,教育部将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成绩公布后报志愿
在录取方式上,《实施意见》指出,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建立统一电子管理平台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为了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靠,改革着力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和事实要如实记录,比如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参加志愿服务。第二,对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要进行公示,教师要负责审核把关。第三,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管理平台,便于监督。记录了孩子的表现,同学之间可以监督,“这个孩子参没参加志愿服务同学们都知道,这一点公开透明很重要”。第四,对于弄虚作假的要严肃处罚。通过这些制度的设计,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真实可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