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加分究竟加给了谁?

河南教育在线 时间:2014-08-04 14:30:51 来源:半月谈网
阅读:

重庆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邓沁泉说,设立中考加分的初衷,是促进学生发展特长以及按照法律规定给予特殊群体相应照顾。现在一些地方出现中考加分作假,主要是在操作当中出现了问题,原因在于权力没有得到相应的监督。对于改革中考加分制度,邓沁泉认为,关键是要建立起更合理的学生综合评价制度。

如何确保公平公正

种种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中考加分制度的存废之争。

部分专家特别是教育部门有关人士认为,中考加分制度虽然不完善,但代表了一种教育导向,比如对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模型比赛的优秀学生加分,就是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和国家创新实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烈士子女的加分则属于一种补偿性公平。

对于这一观点,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加分“潜规则”等教育腐败现象不仅破坏了社会公平,而且影响了国家考试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初中学生有多少能写出真正的科技论文,又有多少创新发明在里面?”重庆市一所中学的班主任告诉记者,他班上一个学生今年获得了重庆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中考时可加5分。但为了这个奖,这名学生常年参加专门的科技兴趣培训班,还曾到欧美参加夏令营,为的是结识一些国内顶尖的科技教师。一次夏令营的费用在2万元到10万元之间,加上培训班每学期3000元到1万元的费用,这显然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科技创新与其说是考孩子,不如说是考家长。”这位班主任说。

有专家表示,当前地方对于中考加分项目、分值和范围的自由裁量权太大。在2008年的通知中,教育部明确提出,对符合国家规定的加分项目、分值和范围,要按照有关工作规则和相关规定,将其视作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共服务事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必要时应举行听证会。但当前无论是中考加分项的变化还是分值的调整,公众的意见鲜有参与其中。因此,如何让地方的自由裁量权得到合理约束,让中考加分吸纳各方意见和建议,成为当务之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