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被随手丢弃后又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严重危害生态环境。为调查了解城市居民塑料使用情况,7月11日,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组于郑州市金水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首先,队员们上网收集资料了解到塑料分解成的微粒吸收了工业和农业毒素,鱼类吃掉后有的会死去,有的被捕获后端上餐桌,留在人体内。有科学家预计,到2025年海洋中每3吨鱼体内,就会含有一吨塑料。这些看似恐吓,却并非恐吓。接下来,队员们走在街头对路人进行采访调查来了解市民使用塑料袋的情况,从多数学生中透露的信息是:便宜,食堂里一个塑料袋只需要一毛钱,更重要的是,塑料袋方便得让人无法拒绝。“不然没有东西来装早餐”,塑料袋已经成了一种生活必需品。随后,队员们到熊儿河周边捡拾白色垃圾。队员们身体力行,将路面、河沟及绿地里的废纸、饮料包装、烟头等垃圾拾起放入自备的塑料袋中。过往的居民对队员们的行动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也提示人们不要乱扔废弃物。最后,队员们将捡拾过程中获得的塑料瓶废品,带回住处。实践小队在队长的领导下分成两组,一组将部分废品拉倒回收处卖掉,一组将塑料垃圾变废为宝,制作成精美的手工艺品。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想到在一切都向前看的世界里,不妨回顾一下过去,传统的不一定是落后的,未来的不一定都值得提倡,要有选择的抛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
(学生:赵师祎 审核:王淑琪)
网友评论